芦荟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芦荟的品种:
龙山芦荟
龙山芦荟植株比较矮小,叶子是三角形的花瓣状,叶肉较厚,颜色较淡,叶子边缘带刺,一般在初夏是开花,花色呈淡红色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珍珠芦荟
珍珠芦荟又名点纹芦荟、德国菠萝和绫锦须芦荟,植株一般不超过10厘米高,叶尖带长须,叶子扁平,比较密,叶面上有很多凸起的白点,叶子边缘有刺,花期一般在夏季,开出橙黄色花朵。珍珠芦荟汁液比较多,是美肤佳品。
什锦芦荟和元江芦荟
什锦芦荟又叫翠花掌,属百合科多肉,千代田锦、木锉芦荟也是指它。元江芦荟,叶子很尖,颜色较浅,叶片较单薄,但是最能抗病虫害,主要作观赏之用,这两种芦荟也是芦荟的品种及图片种的,相对其他品种,这两种简单好认。
开普芦荟
开普芦荟又被称为好望角芦荟,高度可达6米,株型很是高大。开普芦荟的叶子大、坚硬,还带有尖锐的刺;因为没有侧枝,主要用种子繁殖。开普芦荟药用价值很高。
不夜城芦荟
不夜城芦荟(学名:Aloe nobilis)又名不夜城、大翠盘、高尚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的多年生肉质植物,冬末至早春开花。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单生或丛生。
不夜城芦荟还有一个斑锦变异变种,称“不夜城锦”,叶面及叶背均有黄色或黄白色纵条纹,其条纹的宽窄因植株而异,有时整个叶子都呈黄色。其余特征与不夜城芦荟相同,经常做家用观赏植物。
皂质芦荟
皂质芦荟须根系,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螺旋状排列,叶呈半直立或平行状。其叶汁如肥皂水,十分滑腻。皂质芦荟变种较多,如广叶皂质芦荟,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宽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中华芦荟
中国芦荟(学名:Aloe chinensis Baker),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也称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
木立芦荟
木立芦荟的原产地在南非,在日本栽培多年,百合科芦荟属,拉丁学名(Aloe arborescens Mill)性喜阳光,温暖,温润的环境。耐旱,不耐寒,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任何沙质土壤。是多年生植物,茎短或明显,叶肉质,呈莲座状簇生或有时二列着生,先端锐尖,边缘常有硬齿或刺。的原产地在南非,叶汁极苦。美容效果一般,食用味道很苦,根茎有毒,不要擅自食用。
上农大叶芦荟
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遗传育种研究室从美国引入的巴巴芦荟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幼苗期叶背面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后白斑消失。
库拉索芦荟
库拉索芦荟(学名:Aloevera(L.) Burm.f.)是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具短茎,直立无分枝,叶片大而厚、多肉多汁、狭披针形、基部阔,植株幼时叶片两列着生,成长后则呈莲座状。叶长60-80厘米,宽9-12厘米。花葶高80-100厘米,总状花序,自叶腋抽生,小花圆筒形、基部窄、黄色,冬、春季开花。
芦荟怎么养 ?
一、选盆
芦荟在养殖的时候使用的花盆不适合过大,只要是能把芦荟的根系放入花盆中就可以,如果花盆过大,会不便于水分的控制。最好是选用透气性好的泥瓦盆。
二、土壤
养殖芦荟使用的土壤,建议使用腐叶土加河沙或者是泥炭加珍珠岩进行混合就可以。
三、肥料
芦荟对肥料的需求水平不是很高,但是肥料要含有足够的腐殖质。
四、光照
刚上盆的芦荟需要先放在阴凉处放置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他的芦荟要全日照,来满足它对于光线的需求。
五、浇水
浇水时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稍微偏干一些,宁干勿湿。